01
白登山,原本是一座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山丘。它位于山西大同城东约五公里处,面积不大,名气不响,山势不险。
在汉高帝刘邦之前,白登山没有故事。自刘邦到此一战后,旋即被载入史册并被念叨了数千年,白登山自已也没想到从此会闻名天下。北魏拓跋氏从大同西迁洛阳前曾在此地建过大白登王国,大宋时贺兰山下的西夏王朝亦出于此。
慕白登山之大名,2014年6月,我从大同就近去了一次白登山,欲实地感受一下这里长什么样。
北出大同,不远处正修路。坑坑洼洼颠颠簸簸绕过施工之地,就看到远方突兀地冒出一个郁郁葱葱的台地。不用爬山,车沿山道盘旋而上直达山顶。两旁林木茂盛,幽幽的如同行驶在森林里。
绕台地一周极目四顾, 白登山山体浑圆,坡度很缓,顶部平坦,称为台地更确切一些。再居高临下仔细端详,近方位有些沟沟坎坎和起伏的山丘,远方位辽阔而又空旷,有一望无际的感觉。从战术价值上看,此为孤地。
隐约能看到西边那条御河,这是桑干河支流。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视察大同,百官曾在此河边迎候,故称“御河”。
北与白登山相对的是采凉山。两山间有一谷道直通内蒙集宁,古称白登道。再往北不远处的一座台地名曰方山,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老祖母冯太后长眠之地和他自己的衣冠冢“永固陵”。
白登山以东、采凉山以北是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和蒙古草原,塞北风光尽收眼底。
二广高速公路沿白登山之南一个劲往西北方向延伸,望不到头。跨过高速公路向南一点,是大同历史悠久的湖泊文瀛湖,县志称“文莺湖”,俗称“小东海”。
汉初这座山就叫做白登山,元朝不知为何被改称马铺山。有不少人还是固执地称它为白登山,因为诸多正史对白登山有记载,而马辅山则没这个待遇。史籍说:“白登,台名,去平城七里”“平城旁之高地,若丘陵也” “小白登山在区东七里,高一里,盘踞三十五里。”
政府如今也意识到叫白登山比叫马铺山好,在各种非正规场合称它为白登山,也默认了人们对此山原来的称呼。我也强烈地倾向于叫白登山好。因为叫白登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。
在宽大平坦的白登山顶,立有一通1993年大同市政府所建“汉阙”式碑亭。正面书“白登之战遗址”,背面刻有《史记》原文辑成的白登之战经过。看罢这段记载,再对照一下现地地形地貌,千年之前的那场厮杀,仿佛一幕幕地在眼前重现。
02
梳理一下这段记载的脉络可知,白登之战有五处精彩看点:
看点一:匈奴南下攻马邑
马邑,位于长城雁门关外,是太原至大同之间的一座故城。此地是游牧和农耕文化相交之地,也是刘邦所封八个异姓王之一的韩王信的治所。唐太宗《饮马长城窟》诗中说:“都尉反龙堆,将军旋马邑。” 战略地位重要。
韩王信是战国时韩襄王的庶出孙子。打天下时刘邦忽悠他说,如果你能为我效力,以后便封你为韩王。韩王信就跟随刘邦南征北战。入关中后刘邦没有食言。司马迁说:“汉初定中国,徙韩王信於代,都马邑”。
在大汉的历史上,匈奴人南下劫掠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威胁。高帝六年九月(前201年),冒顿单于大举引兵南下,在马邑将韩王信团团包围。
看点二,刘邦北征韩王信
韩王信此人,只要打不过就改换门庭。这次也不例外,顶不住了就投降。降就降了吧,居然与冒顿合兵,以马邑为基地南下攻汉。
此事令刘邦气不打一处来。高帝七年初,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讨伐韩王信。于铜鞮破其军,又于晋阳打败韩匈联军,继而追至离石再败联军。三战三捷,凯歌高奏。
看点三:冒顿示弱诱汉军
初胜使刘邦轻敌了。到晋阳后他听说匈奴驻兵于代谷,遂派出多批探子前往侦察,都被匈奴人所示假象蒙了。刘邦性本多疑,他不放心,又派郎中刘敬再去侦察。
刘敬原名娄敬,因对大汉立国贡献突出被刘邦赐姓刘。他先后提出“建都关中”“和亲匈奴”“强本弱末”三大政策,成为大汉国策沿用多年。
聪明的刘敬没有被匈奴做的局蒙住,他告诉刘邦:“两国相击,此宜夸矜见所长,今臣往,徒见羸瘠、老弱,此必欲见短,伏奇兵以争利。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”。
霸道的刘邦听后大骂:“齐虏!以口舌得官,今乃妄言沮吾军”。将刘敬抓起来囚禁在广武城,准备打胜仗后杀掉。自己则继续北进,迈出了打败仗的关键一步。
看点四:刘邦中计白登山
丢下二十万步兵,刘邦独率骑兵十二万前出至大同。冒顿成功钓到大鱼,割裂了汉军步骑联系,并设伏于白登。俟刘邦一进包围圈,四十万匈奴精锐一轰而上,将山团团围往。
匈奴人的攻击很讲究。《史记》说:“匈奴骑,其西方尽白马,东方尽青駹马,北方尽乌骊马,南方尽骍马。” 从视觉上就有气势。
冒顿单于布阵的章法,来自他所信仰的萨满教理念。此教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在中亚和北亚以游牧、狩猎、采集为生的民族中流行。四色代表东西南北四方神灵齐聚白登为单于助战。
方寸之地,瞬间成为五十二万人、五十二万匹马厮杀的战场,包围圈外还有二十万汉军反包围。白登山及其附近跑动着密密麻麻的七十二万人和五十二万匹战马,人喊马嘶,狼烟滚滚,尘土飞扬,旌旗蔽日,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呢?
交战双方都很拼命,汉军突不出,匈奴攻不上,七天七夜后仍呈僵持态势。《汉书》载:“平城之下亦诚苦!七日不食,不能彀弩”。汉军粮草耗尽,饥寒交迫,许多士兵被冻掉了手指头。
看点五:陈平妙计救汉皇
危难时刻,刘邦最主要的谋士、护军都尉陈平想出一条“走夫人路线”的计策,派人给冒顿新得的阏氏送去金银财宝并献一幅美女图说:“汉皇被困多日,急于脱困,打算给单于献上众多美女。”这还得了,只要是女的都对阏氏地位有威胁。于是劝冒顿说:“两主不相困。今得汉地,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。且汉王亦有神,单于察之。”
阏氏此话有理有据,冒顿想想也是这理,深感自己还一口吃不掉汉朝。于是利用出现大雾的天气松开包围圈一角,让汉军“持满傅矢外乡”“徐行出围”撤到了平城,白登之围遂解。汉匈双双罢兵,一场危机化为乌有,各自打道回府。
03
仔细研究这个战例,你会琢磨出一些问题并得出一些启示,刷新或是颠覆一些对历史定论、惯性思维、固有理念的认知。
第一,匈奴不是“四肢发达,头脑简单”的莽夫。千百年来人,人们受“正史”的诱导,都认为匈奴人披发左衽,居无定所,逐水草而居,不办教育,不动脑子,没有智慧,迷信长生天,靠力气吃饭,凭蛮劲打仗,没吃没喝,靠南下劫财为生。
然而白登之战表明,剽悍的匈奴不是吃素的。他们胸中也有韬略,脑子不乏智慧,打仗会使计谋。《三十六计》他们可能没读过,但各种阴谋阳谋计谋却玩得烂熟,冒顿单于尤其狡猾。此战他故意将自己的主力隐藏,示老弱病残于阵前诱刘邦上钩。三十六条计至少用了十六计,比如“以逸待劳、抛砖引玉、擒贼擒王、瞒天过海、顺手牵羊、调虎离山、关门捉贼、笑里藏刀、反客为主、偷梁换柱、无中生有、声东击西、暗渡陈仓、假痴不癫、欲擒故纵、围魏救赵”等都有经典运用。你还能认为匈奴人少谋略没文化靠蛮力吗?他们也是中华文化圈中的一员,善用谋略也是一大特点。可见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了你的对手。
第二,“百战百胜”有时还不如“百败终胜”。打了一辈子败仗,胜一次就能当皇帝了。哭了一辈子,笑一次就够本了。“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”说的就是刘邦,笑到最后的才算英雄。项羽一辈子打胜仗,败一次就熄火。老打胜仗的“军神”韩信,也被老打败仗的刘邦干掉了。而这次大汉立国后与匈奴的初次交锋,刘邦仍未脱出打败仗的宿命,成为诸多败仗中很著名的一次败仗。即便如此,也没影响他开国兴汉,创立基业。坚持就是胜利,终胜才算打赢。
第三,擅长战略筹划的人战术指挥不一定行。反之亦然。既能筹划战略又会战术指挥的纯属个别现象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战略筹划和战术指挥虽同属军事,但绝不是一回事。干事须有“四种人”:出点子的、拍板子的、挑毛病的、抓落实的,缺一不可。靠老板一人打天下的事是没有的。各干其事,各司其职才正点。
第四,不是情报的琐事也能决定生死。一般来说,军事情报都是一些与作战有直接关联的信息。比如对手的编制装备、兵力部署、作战特点、具体战法、指挥手段、地形情况等等,与这些无关的通常都不会有人去关注。
但陈平是什么人呀,高参中的智囊!既睿智又聪明透顶。冒顿单于对这个阏氏言听计从、非常宠爱的这个信息,在普通人那里就是一桩糗事或趣闻被嗤之以鼻、不屑一顾。这条貌似无关的信息,到了陈平那里却被转化为情报储存备用,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发挥决定性作用。如果陈平不掌握冒顿与阚氏的闺房秘闻,怎会有这条脱险的妙计。可见世上各种事物都有千丝万缕的直接或间接联系。
第五,身先士卒的不一定是好领导。刘邦凡亲临一线指挥,必打败仗。诸葛亮只有在茅庐才有“隆中对”,虽然亲上战场打过几次胜仗,但最终六次带兵也没出得了祁山。凡是曾国藩筹划的战役战斗,只要他去了一线必败,只要他不在前线必胜,连他自已都觉得奇怪,百思而不得其解。蒋介石特喜欢亲临前线指挥,但只要蒋公飞机一到前线,连他自己的下属都知道要打败仗了。毛泽东鲜有去前线的事,枪也没拿过几回。但只要他待在统帅位置,用好他的思想和他的一支笔,他的军队必打胜仗。
第六,知错能改的一定是好领导。刘邦是个好领导,知道自己错了,回到长安后就把给他进言“匈奴可击”的十几名探子全部杀头,赦免刘敬并道歉,封其为食禄两千户的建信侯。还采纳刘敬建议,对匈奴采取隐忍策略,发明了举世无双的所谓“和亲”政策,把许多公主嫁给匈奴王的国策由此开始施行。韬光养晦,发展经济,与民生息,增强国力,积蓄力量,静待时机。果然,多年后他的曾孙刘彻启用卫青、霍去病,一举消除了匈奴对大汉的威胁。
小小白登山,险些改写中国历史。站在这个古战场,我胡乱瞎想道:有些事往往出于偶然,一念之差可能改变历史。如果刘邦没有陈平且陈平没有奇谋,如果冒顿单于不听劝阻且一意孤行,刘邦一定成为俘虏或战死白登。如果真是这样,现今的中国历史会是个什么样的历史呢?
~END~
(2014年6月25日到访,2022年8月20日追记)